复星资管8月策略展望 | 关税谈判部分达成,美国通胀隐忧仍存
【宏观解析】
7月,美国贸易谈判取得重要进展,美国三大股指上涨超过1%,国债利率受财政和赤字压力高位震荡;国内“反内卷”主题继续发酵,叠加雅江水电站开工,AH股显著上涨,上证指数触及3600点,周期和成长风格领涨,股债跷跷板作用下,境内国债利率大幅上行。
海外:财政扩张与关税谈判主导,欧美央行维持观望态势
1. “大而美”法案落地,财政赤字扩张:特朗普签署法案,核心包括永久化减税、增加国防/边境支出、废除清洁能源计划等,预计增加赤字4.1万亿美元并提升债务上限至5万亿,推升长期财政与债务压力。
2. 关税谈判部分达成,期限推迟:美与欧盟、日本等达成关税协议,对华、加、印等谈判仍在进行。特朗普将“对等关税”实施推迟至8月1日,短期缓和贸易紧张,但不确定性犹存。
3. 美国就业稳健,通胀温和回升:6月新增非农14.7万,失业率降至4.1%。CPI同比升至2.7%(前值2.4%),核心CPI同比升至2.9%(前值2.8%),环比增速均略超预期,显示通胀粘性仍存。
4. 欧美央行维持观望:美联储7月按兵不动(4.25~4.5%),鲍威尔未承诺9月降息,强调需更多数据评估关税通胀传导及就业风险,市场降息预期降温(年内预期降至约1.4次)。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,称降息周期接近尾声(存款利率2.0%),市场预期年内仅余约0.6次降息可能。
国内:经济数据分化,政策重心转向供给侧
1. 经济动能不稳,结构分化加剧: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反弹至6.8%,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首次转负(-0.1%,前值2.7%),社零增速回落至4.8%(前值6.4%)。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,内需总体不足。
2. 供给端政策加码,需求侧有限发力:中央密集出台“反内卷”、去产能等供给侧政策。需求侧推出“雅江工程”水电项目、育儿补贴及延续以旧换新补贴,旨在短期托底投资与消费,但长期效果待观察。
3. 730政治局会议定调“十五五”,货币宽松预期降温:会议确定10月召开四中全会研究“十五五”规划。对地产及内卷表述谨慎,并删除“适时降准降息”措辞,预示货币政策维持宽松但总量工具(降准降息)空间受限,结构性支持仍是重点。
【股票观点】
美股市7月整体微涨。主要驱动因素为特朗普对美联储的降息施压、欧洲的基建和国防支出、以及关税谈判的预期改善。中国股市主要由“反内卷”等政策因素,带来大宗商品、新能源、电动车等行业的预期改善。
展望8月,全球股市主要驱动为美联储降息预期、中美关税谈判和俄乌谈判。此外,当前财报季也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。我们建议在全球市场关注增长高景气和高确定的科技行业,以及具有估值优势的医疗和必选消费行业。中国市场我们建议重点关注AI算力、机器人、军工等高弹性板块,以及贵金属(全球避险需求+国内定价权强化)、工程机械(海外需求亮眼)等基本面改善的板块。
【固收观点】
美国市场Q2 GDP意外增长3%(年化),主因消费回暖及进口下降,较Q1(-0.5%)显著改善。美联储维持利率4.25%-4.50%不变,未释放9月降息信号,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.35%(较6月+10bps)。欧洲市场通胀继续回落(6月2.0%),但北约国防开支增至GDP 5%压制财政空间,主权债供给压力令10年德债收益率持稳于2.7%。信用利差方面,美欧利差同步收窄:美国IG利差压缩至78bps,欧洲接近五年低位,反映风险偏好回升。在此背景下,我们维持上月的观点,欧洲适度拉长久期,主权债为底仓,精选信用债增厚收益;美债在10Y收益率4.5%-4.7%区间分批布局,欧债关注曲线陡峭化机会;配置私募债补充票息并分散风险;保留TIPS与黄金对冲通胀波动。
【总结】
7月延续了风险情绪回暖的积极势头,SPX500较6月底进一步上涨3%,一度短暂突破6400点,同时VIX恐慌指数也回落至15以下。债券市场开始略微反映市场情绪升温,10年期美债收益率当月上涨14个基点,月末收于4.37%。美国经济软数据自独立日以来持续复苏,工业生产、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、零售销售均较6月有所改善。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甚至超出市场预期,达到3%(尽管主要受净进口大幅下降推动)。
现阶段,除了股市"对完美预期的定价"(price to perfection)估值较高,以及债券市场尚未充分计入通胀再加速风险外,我们仍未看到美国强劲经济活动出现逆转的重大担忧。因此,我们建议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,在债券市场倾向采取更防御性的策略,同时让风险情绪的反弹再持续一段时间。然而,一旦通胀再加速的担忧开始主导市场,当前高涨的风险情绪可能迅速逆转,届时必须迅速采取行动。